●實踐景觀節點。
置石五類:園林中的置石可分為特置、對置、散置、群置、山石器五類。
特殊位置:選石要體積大,輪廓突出,姿勢多變,色彩突出,觀賞價值獨特,最好透明、瘦、漏、皺、丑、清、玩、笨拙。特殊位置的材料選擇尤為重要,并非所有的石頭都能用作特殊位置。要求石材本身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,能夠獨立達到獨立的效果,或奇特,或美麗,或美麗的圖案,或強大而厚重。另外,還需要有一定的體積。特殊位置也很特殊:一般是整體或局部構圖的中心和視線的焦點??稍谌肟谔幹谱髡系K物或場景,也可放置在走廊、天井中間、漏窗后面、水邊、十字路口或花園路轉彎處,與周圍環境、規模和顏色相匹配。
對置:專門設置對置巖石的要求和施工方法,對稱布置在某一軸左右。它與特殊設置的區別在于,特殊設置是獨立的,而對置設置是對稱的。要求對置巖石有良好的姿態,或大小與形狀相似,或大小與姿勢相互呼應,共同形成完整的畫面。
分散:分散在花園中的應用非常普遍。一般來說,它不是主要場景,而是用來裝飾和襯托,提高等級。因此,對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,但重點是組合。組合的優缺點決定了分散的成功。奇數通常分散,對石材的要求相對低于特定位置,但如果組合得當,應保存三次、五次、松散和合理。
群體:山頂、池邊、路邊、交叉口、大樹,可與特殊景觀相結合。
在實踐中,往往有一些巖石形狀很好,但白墻有輕微的缺陷,或由于運輸保護不良造成的部分損壞。不幸的是,這種巖石可以用背景、植物、素描或其他方法來襯托。假如補得好,往往會產生驚人的效果。
景石綠化。
1.景石要奇數或三、五塊成組搭配。
2.盡量搭配球、草本植物、花卉等,豐富景石。
3.用植物覆蓋景石,以遮蓋露水。
4.景石與主景樹的體積搭配要協調,觀賞面要自然美觀。
5.景石周圍的植物要有豐富的變化,要有層次的顏色要跳動。
6.景石與園路、路面、墻面、綠化相結合,手法細膩自然。
7.角落里要放置景石,配以球類植物,起到弱化硬角、遮擋場景的作用。
8.以石頭為主景(如黃蠟石)時,植物為背景,此時綠化應簡單處理。
9.景石下可搭配麥冬、黃馨、連翹、細葉芒等野生植物,質樸、誠實,給人回歸自然的意境。
水景綠化。
1.在自然水景中,綠化要有深沉的感覺,盡量回歸自然。
2.水邊植物應豐富,結合球和柔枝灌木,覆蓋護岸,回歸自然。
3.水邊植物色彩豐富,品種多,雜而不亂。
4.根據水面大小適當種植一些水生植物,軟化護岸。
5.河石要有大、中、小三種不同的規格,加強對比,擺放手法要遵循園林美學。
6.水邊可曲的樹木(如造型樸樹)可以種植在水邊,延伸到水面,增加興趣。
7.種植黃馨、連翹、常春藤等柔枝型藤本植物,在規則的水景中軟化硬景。
道路綠化。
1.在自然道路綠化中,要營造曲徑通幽的園林感,做到移動變景。
2.在道路拐角處種植大型景觀樹,給人的感覺是,在繞著樹走之前,有樹在那里。
3.在路邊種植小灌木時,灌木應與道路無縫連接。種植時,路邊需要使用低矮的幼苗,斜插,盡量使用毛球。修剪時,整體修剪為弧形。
4.灌木與硬景的無縫連接應在道路臺階、石材、雕塑等場所實現,修剪時應隨地形起伏。
5.路邊選用及時效果好的常綠灌木,全部斜插,不露土。
6.路邊留草坪時,草坪空間要連貫流暢,線條要大。
7.草坪與灌木無露土連接,灌木斜插與草坪無縫連接。
8.草坪應與道路高度一致,草坪應有排水坡度。
9.草坪不割邊。
10.路邊植物應相互呼應,重點苗木(如紅楓等)應分三五組種植。
11.路邊灌木與草坪交叉出現,一收一放,有開有合。
12.球類植物應用廣泛,易產生效果,適合成組搭配(3)。
13.麥冬廣泛應用于景石與道路之間,削弱了硬角。
房間綠化。
1.房間綠化注重建筑綠化,在森林中建房。
2.房間植物的搭配要有層次感,有林冠線的變化。
3.在建筑的拐角處,應匹配相同體積的樹木,以削弱建筑的棱角。
4.注意常綠與落葉樹種的合理搭配,樹木不影響生活功能(如采光等)。
5.住宅前上層苗木宜選用窄冠落葉樹,與建筑間距不宜過近。
6.房子前面的綠色量不宜過多,以免影響采光,中間層應少,以花灌木為主。
7.入口處的綠化要豐富、分層、節點景觀。
8.房間綠化簡單,灌木草坪干凈整潔。
疏林草坪。
1.草坪空間面積大,地形平整,草坪鋪設技術要求高,小灌木放線種植技術要求高。
2.疏林草坪空間應選用樹形好的樹木。